曼閣佛寺傣語叫“洼曼閣”,意為中心佛寺。是景洪市最古老的佛寺建筑,位于瀾滄江大橋的北面,緊靠江邊不遠的曼閣寨里。四周被一幢幢傣家竹樓和菩提、芒果、檳榔等高大闊葉樹所環(huán)繞,為典型的南傳小乘佛教寺院,是西雙版納的古寺之一。寺院始建于1477年,原址在院址以西1公里處。
線路分類: [宗教旅游]
景點地點: 國內(nèi) 云南省 西雙版納州
本站推薦:
曼閣佛寺
曼閣佛寺傣語叫“洼曼閣”,意為中心佛寺。是景洪市最古老的佛寺建筑,位于瀾滄江大橋的北面,緊靠江邊不遠的曼閣寨里。四周被一幢幢傣家竹樓和菩提、芒果、檳榔等高大闊葉樹所環(huán)繞,為典型的南傳小乘佛教寺院,是西雙版納的古寺之一。寺院始建于1477年,原址在院址以西1公里處。
寺院簡介
屹立在風光旖旎的瀾滄江邊。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首府允景洪往東走,跨過瀾滄江大橋,向 右拐進花園般的曼閣寨,就可看到雄偉壯麗、金碧輝煌的曼閣佛寺了。佛寺周圍,鳳尾竹婀娜婆娑,高高的麻閣樹婷婷玉立,菩提樹、芒果樹、檳榔樹以及緬桂花、吊鐘花、喇叭花等奇花異木交相掩映,使這座佛寺雄偉中又有幾分秀氣。
寺內(nèi)概況
佛寺的建筑雄偉壯觀。寺內(nèi)的16棵紅椿木圓柱,支撐起傣式的大屋頂;寺檐立著16頭精雕細刻的小白象。整個佛寺,無論是梁架,還是斗拱,全部用榫相接,不用一釘一鉚,造型美觀。進入佛寺大門,即可看到一尊4米多高的“帕召”(釋迦牟尼)塑像立在寺中偏右的佛座上。寺頂和四壁精工彩繪的金龍、白象、仙女、鳳凰、孔雀等圖案栩栩如生;每棵梁上垂掛著一條條彩幡,彩幡上繡著神話故事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各種動物的圖案,五彩繽紛,琳瑯滿目。
佛寺作用
據(jù)說,解放前保存在佛寺里的貝葉經(jīng)多達8.4萬卷,其中包括文學、歷史、天文、歷法、醫(yī)學、心理學、法律、自然常識等方面的內(nèi)容。傣族著名的敘事長詩《烏沙瑪洛》、《站巴西敦》、《蘭嘎西賀》就是根據(jù)經(jīng)書里的故事改編的。貝葉經(jīng)是傣族人民文化的寶藏。
解放前,傣族沒有辦過一所學校,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傣族男子在8至9歲時便被送進佛寺里當和尚,通過誦讀經(jīng)文學習傣文,學習歷史、文學等方面的知識,佛寺當時起到了學校的作用。傣族把佛教傳入的時間定為傣歷元年(公元639年)。佛教傳入西雙版納以后,由于受到當?shù)卦甲诮痰姆纯?,?2至13世紀以后,才在這里立住腳,開始興盛起來,各村寨陸續(xù)蓋起了佛寺。
相關(guān)歷史
曼閣佛寺是小乘佛教在西雙版納興盛的時期建立起來的,即在傣歷840年(1477年)左右。建寺以來曾小修過3次,到16世紀中葉,就具有目前這樣的規(guī)模了。解放前,每逢關(guān)門節(jié)、開門節(jié)、傣歷新年,來這里賧怫(敬佛、朝圣)者絡(luò)繹不絕,不僅有本地的信徒,也有來自異國他鄉(xiāng)的香客和僧侶。近年來、黨和民政府撥出??睿瑢⒙w佛寺修葺一新。目前,這座古建筑更加金碧輝煌,雄偉壯麗,吸引著國內(nèi)外眾多的游客。
旅游交通
乘景洪市中巴車到曼閣寨,票價2元,南行100米即到。
詳細介紹
地理位置
曼閣佛寺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景洪瀾滄江東岸曼閣寨。“佛寺”在傣語中稱為“緬寺”。西雙版納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,凡有村寨之處就必有佛寺。曼閣佛寺因其悠久的歷史,獨具一格的建筑風格和中心佛寺的地位,在景洪地區(qū)有著很在的影響,是目前保留最為完好和最有價值的佛寺。它掩映在高大的酸角樹下,與蔥郁的菩提樹互相映襯。在陽光照射下,寺頂?shù)娘椢锝鸸忾W閃,像耀眼的明珠。
寺院全景
曼閣佛寺約建于傣歷960年(1598年),距今有近四百年的歷史。佛寺坐西朝東(據(jù)說這是釋迦牟尼成佛時面向東方的緣故),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它由大殿、經(jīng)堂、僧舍、鼓房、走廊及門亭等部分組成,四周圍以短墻,形成一座東西向的長方形寺院。整個建筑長41.5米,寬31.5,總面積約為1307平方米。一進入佛寺,首先看到的是門亭及門亭兩側(cè)高大蒼翠的油棕樹,穿過走廊便進到佛殿,這是佛寺的主體建筑。它長11米,寬10米,面積為110平方米,是一座無柱式重檐三坡面建筑。站在殿門,映入眼簾的是十六棵刷著紅漆、雕刻花紋的紅香椿圓木柱,頂天立地支撐著一個諸葛亮帽似的寺頂;左右各七棵為殿宇主要支著點,中間前后各一棵互相構(gòu)成一長方形框架,整個殿宇建筑以木架較高,故屋頂有較大的坡度,并微作曲面。平行列柱外側(cè)直接置于圍墻之上,在承放梁架和斗拱的地方,分別填放一個石柱礎(chǔ)和伏象結(jié)構(gòu),既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,又讓陽光從梁架與圍墻間的空隙透入殿內(nèi),增加殿內(nèi)的光亮。殿面上層由三段相疊而成,中央最高,向兩側(cè)遞減。正脊的桁架頂上層坡面,兩側(cè)在低于蜀柱頂部加桁條組成下坡面,形成重檐上層多坡面。整個梁架斗拱全部斗木相接,互相制約,彼此銜接,不用一釘一鉚即構(gòu)成為堅固的屋架結(jié)構(gòu)。圓木柱上裝飾有細致漂亮的雀替和掛落;天花板上繪著美麗的圖案,這些都具有濃厚的傣家特點和很高的藝術(shù)價值。
佛殿
佛殿中堂的西側(cè),置一個二米高的須彌座,上面供著四米高的鍍金釋迦牟尼像,傣語稱“帕召果他麻”,尊稱“薩幫友帕布塔召”或“薩幫友”,意為“高尚的至尊佛主”。前置供桌,桌上供有各種大小佛像及動物塑像,有立式、坐式兩種。這些佛像大多作火焰發(fā)髻,卷云狀耳,眉目清秀,作微笑狀,粗頭寬肩,體型瘦削。佛像前面的兩側(cè)掛著五彩繽紛、琳瑯滿目的長幡,傣語稱“董”,長幡寬二十公寸,長四米多,由梁垂吊至離地面兩米左右,上面繪著五光十色的花紋,綴滿金光燦燦的金紙、銀箔,每一條長幡都是一幅幅精美的傣族戰(zhàn)錦。據(jù)說“董”是佛祖賜予信徒死后升的天梯,它越長越吉祥。
大殿的南側(cè)有一個用磚砌筑的高約半米左右的專供佛爺和尚念經(jīng)時坐用的上座,它形似一朵盛開的蓮花,蓮花上為一亭臺樓閣,精美無比。據(jù)南傳佛教的教義:只有出家人才能成佛,而一切世俗人只能聽佛的訓誡,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祈求佛主的庇佑,本身不能成佛,因而設(shè)立上座就嚴格地把能成佛的與不能成佛的截然分開,所以前來聽經(jīng)的世俗百姓只能坐在上座的對面,佛殿北側(cè)的偏廈之下。在上座的右邊,設(shè)有一個經(jīng)書臺,傣語稱“殿坦未”,它由七頭象支撐起一個小亭,專門讓群眾聽經(jīng)時奉獻蠟條、供品。這七頭象精雕細刻,造型別致,它取材于釋迦牟尼騎七頭象戰(zhàn)勝辟當?shù)墓适?,七頭象表示無比崇高之意。
佛殿四周的墻壁上,有色彩斑斕、精工細繪的經(jīng)畫,內(nèi)容是釋迦牟尼十世成佛的故事。繪畫的線條流利、粗獷,頗具濃郁的傣家壁畫風格。
置身于大殿中,仿佛置身佛的世界,幽深昏暗的光線下,閃閃發(fā)光的佛像,五彩紛呈的“董”(幡幔),色彩鮮艷的壁畫及寺頂五彩繽紛的繪圖,讓人感到佛世界的神秘莫測,同時也看到傣家人卓越的智慧和獨具匠心的創(chuàng)造。
鼓房
從大殿西后門出來,光線驟亮,眼前是一條長長的木穿斗式鼓房,巨大的牛皮鼓置于鼓房的右側(cè)。相傳,每月逢七、八、十四、十五四天的傍晚,景洪霸子所有佛寺院必須一起擊鼓鳴鑼,目的是為了“鎮(zhèn)住路南山上九千九百魔鬼”,因此鼓房就成為佛寺必不可少的部分。這是因為在傣族信仰中以萬物有靈為基礎(chǔ)的原始宗教早已與佛教混雜在一起。鼓房后是僧舍,為一穿斗式三合院建筑,最內(nèi)室是佛爺宿舍,其次是學經(jīng)室,外室為小和尚宿舍及火塘——日常生活之地。
戒堂
佛寺南側(cè)三米處為戒堂,傣語稱“波蘇”,它是中心佛寺的標志,建筑風格與大殿相同,為無柱式重檐三坡面建筑,長5米,寬3.75米,通高4米,其內(nèi)室須彌座基高1.7米,供約0.3米高的釋迦牟尼像,戒堂門亭木柱下墊有兩頭伏著的象。整個建筑玲瓏剔透,頗具民族特色。佛寺的戒堂是各佛寺佛爺集中誦經(jīng)懺悔、商討宗教事務(wù)的場所,因而,戒堂嚴禁百姓、和尚進入,并嚴禁婦女到戒堂附近走動。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戒堂外側(cè)栽有十多棵菩提樹,把整個戒堂包圍在樹蔭下。
佛寺北面
來到佛寺的北面,豁然開朗,可以全面細致地看到佛寺外形雄偉壯觀的建筑風格。殿面是重檐三坡面,起落交錯,金碧輝煌。屋面使用長方形瓦片(掛瓦)將瓦尾構(gòu)在平行的竹制橫檐之上,頗具匠心。屋頂正脊中央用造型精致的銅塔裝飾,傣語稱“帕薩”,代表天界。
殿外裝飾
銅塔兩邊各設(shè)有高低遞減的含苞待放的蓮花,兩端又各飾一朵較大的蓮苞,下垂吊一懸魚。其它部分的瓦飾為火焰狀的“咪擋”,檐邊的瓦飾為卷葉狀的“咪來”,這些裝飾代表云彩,表示天界周圍飄浮著云彩。背脊的首部、中部及尾部飾有栩栩如生的龍、鳳、孔雀等造型優(yōu)美的鴟吻。造型逼真,色彩絢麗,把佛殿的外形裝點得富麗堂皇,交相輝映。
曼閣佛寺布局緊湊,無柱式重檐三坡面的建筑簡潔、古樸,殿面高低交錯,別具一格。
相關(guān)知識
據(jù)說,1949年前保存在佛寺里的具葉經(jīng)多達八萬四千卷,其中包括文學、歷史、天文、歷法、醫(yī)學、心理學、法律、自然常識等方面的內(nèi)容。傣族著名的敘事長詩《鳥沙瑪洛》、《站巴西敦》、《蘭嘎西賀》就是根據(jù)經(jīng)書里的故事改編的。貝葉經(jīng)是傣族人民文化的寶藏。1949年前,傣族沒有辦過一所學校,傣族男子在八、九歲時便被送進佛寺里當和尚,通過誦讀經(jīng)文學習傣文、歷史、文學等方面的知識,佛寺當時起到了學校的作用。
傣族把佛教傳入的時間定為傣歷元年(639年)。佛教傳入西雙版納以后,由于受到當?shù)卦甲诮痰姆纯?,?2 、13世紀以后,才在這里立住腳,開始興盛起來,各村寨陸續(xù)蓋起了佛寺。
曼閣佛過去時南傳佛教在西雙版納興盛的時期建立起來的,建寺以來曾小修過三次,到16世紀中葉,就文具有目前這樣的規(guī)模了。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1949年前,每逢關(guān)門節(jié)、開門節(jié)、傣歷新年,來這里賧佛(敬佛、朝圣)者絡(luò)繹不絕,不僅本地的信徒,也有來自異國他鄉(xiāng)的香客和僧侶。近年來,黨和人民政府拔出???,將曼閣佛寺修葺一新。目前,這座古建筑更加金碧輝煌,雄偉壯麗,吸引著國內(nèi)外眾多的游客。
曼閣佛寺開山祖師是祜巴阿領(lǐng)。現(xiàn)存主要佛教建筑有佛殿、鼓房、僧寮、戒堂、門亭、長廊等,大部分為明代(1598年)所建,該寺最后一次修整擴建是改革開放后的1980年。
曼閣佛寺現(xiàn)任監(jiān)院都軍香,21歲,云南景洪人,1991年出家為僧。